
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认为,这与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《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》相互呼应,并更加深化。《重点任务》提出,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,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,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;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,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。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,大幅增加落户规模、精简积分项目,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。
注重顶层设计,提供制度依据。消保局成立之初就着手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工作。2015年,牵头原“三会”消保部门起草并推动出台了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》。2016年制定并发布了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》,目前正在起草制定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部门规章。同时,积极参与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等基本法律的修订。会同银保监会消保局联合制定出台《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分类及编码银行业金融机构》行业标准。
富银融资(08452) 0.970元 升24.359%新华电视(08356) 0.085元 升21.429%冠辉集团(08315) 0.275元 升21.145%耀莱集团(00970) 0.300元 升20.000%
春节快到了,今年60岁、来自福建泉州安溪县一个小镇的林志源老人却在发愁。他有一个86年出生的女儿,大学毕业至今,仍然单身。“在闽南这种婚嫁观念较为传统的地区,34岁是绝对的大龄了,我虽然很着急,但也没办法。也许这不是我们这些老人家的错,也不是他们年轻人的错,这是时代的、社会的问题。”林先生说。
作为高杠杆的典型行业,房企追求规模、市占率,资金诉求相当强烈。但2017年下半年以来,开发商的融资渠道全面收紧。首先,由于启动“名单制管理”(仅对前50强或百强授信)、“投放城市名单制”,占房企资金来源50%左右的开发贷款明显受冲击。同时,房企并购贷款推出新规,要求资产穿透、四证齐全、不得用于缴地价、在建工程投资完成25%等,银行贷款明显减少。今年1~4月,开发贷款合计投放437.8亿元,同比下降52%,而贷款利率同比增加100~150个基点;其次,今年4月资管新规落地,表外理财借道非银通道流向地产受到彻底约束。
实际上,即便是一些特大城市,今年以来也陆续出台了放宽落户限制的政策。吴传清认为,当前,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。《意见》顺应了人口流动的这一趋势,将有助于推动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、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。在冯奎看来,大城市全面放宽落户条件,对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型城市将有不同影响。“部分中心城市将可以获得人口增量,进入规模扩张通道。但是部分三四线城市、资源枯竭型城市可能面临着人口流失的挑战,收缩性现象会加剧。”